網頁

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

索命黃道帶 Zodiac







Zodiac

Director: 

David Fincher
Writers: 
James Vanderbilt (screenplay)Robert Graysmith(book)

Stars:

 Jake GyllenhaalRobert Downey Jr. ,Mark Ruffalo.

Zodiac 中文是黃道帶。
這部電影的中文翻譯是索命黃道帶。

台灣的電影名稱翻譯一向如此,會因為劇情的不同,而去改變電影的原始名稱,在我看來這樣的舉動並非是最好的,我認為一部電影的導演跟幕後的製作團隊已經將名稱取名了,那這就是制作者想要表達給觀眾的名稱了。

不過上面那段是題外話。

我之所以想要寫有關這部電影的文章,其實是為之後想要David Fincher的一系列電影所做的鋪陳。
我想從這一部電影背後的故事,以及David Fincher獨特的拍攝手法來欣賞這一部電影。

故事大意(節錄自http://app.atmovies.com.tw/movie/movie.cfm?action=filmdata&film_id=fzen60443706)


在電影中,故事焦點著重在與案件相關的四個人身上,四個人在追尋兇手的過程中愈陷愈深,而兇手不斷留下的線索也危及他們的生命和安定生活,將他們置於未知的境界。 

追查兇手的四人當中,羅柏葛瑞史密斯(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飾)的觀察力最敏銳,他是個性羞怯的社論欄漫畫家,而他愛挖苦人的同事保羅艾利(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.飾)則是「舊金山記事報」的當紅記者,專門報導犯罪案件。葛瑞史密斯不如艾利專業、經驗豐富,也不像艾利有警方人脈。 

艾利跟舊金山警局負責殺人案件的警探戴夫托奇(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飾)及威廉阿姆斯壯(安東尼愛德華Anthony Edwards飾)交情良好。托奇是野心勃勃的知名警探,阿姆斯壯則行事低調且一絲不苟。由於這個案件,葛瑞史密斯讓人見識到他驚人的分析能力。 

1969年8月1日,「舊金山記事報」、「舊金山觀察報」和「瓦列霍先驅報」三家報社同時收到一封不起眼的「致編輯者」信,其中內容讓這些報社的新聞編輯部大為震驚。信上寫著:「編輯您好,我正是殺人犯…」,暗示他於1968 年12月20日在索拉諾郡的赫曼湖路,槍殺大衛法拉第和貝蒂路傑森致死,以及1969 年7月4日在瓦列霍郡的藍岩泉高爾夫球場停車場,槍殺達琳菲林致死,另一人邁可馬喬則逃過一劫。 

來信者沒有指名道姓說出受害者的名字,但他鉅細遺靡地描述犯案細節,雖然這些資料警方並未公開。信的每頁都有密碼,兇手聲稱其身份經解碼後可逐漸明瞭,並威脅報社要報導自己的消息,否則會有更多人犧牲。自從開膛手傑克以來,這個「黃道帶殺手」是第一個寫信給媒體並留下身份線索以嘲弄警方的殺人犯,這也使得美國開始重視精神性殺人案件。 

最初有一對夫妻解開部分密碼,但真正的解碼高手是葛瑞史密斯,他解開兇手的動機是來自1932年的一部默片《最危險的遊戲》(The Most Dangerous Game)。 

信件和威脅接踵而至。1969年9月27日, 「黃道帶殺手」再度犯案,他罩住頭遮住臉,戴著槍和刀,在納帕郡的貝利桑湖湖畔,殺死了一對露營的男女布萊恩哈特奈爾和西西莉亞安雪柏。女孩當場被刺死,男孩重傷。過了一個月,10月11日,「黃道帶殺手」來到洛杉磯,在高級地段普西迪基地附近,槍殺了計程車司機保羅李史丹,司機後腦杓中彈而死。三天後,邪惡的「黃道帶殺手」寄出第五封信,嘲笑警方竟沒有當晚捉到他。於是慘案接連,學童也遭毒手,步出校車時被他槍殺。整個洛杉磯市陷入極度恐慌。 

由於「黃道帶殺手」不斷犯案,警探托奇和阿姆斯壯,以及記者艾利一夜成名。托奇的故事之後還改編成電影,甚至有三位男演員因飾演他的角色成名。葛瑞史密斯隱身於檯面下展開偵察,檯面上則由同事艾利發言。「黃道帶殺手」總是搶先他們一步,讓人捉摸不定。他寫信留下密碼,並放狠話來嘲弄調查人馬,導致這個案件愈來愈趨近私人恩怨。 

隨著「黃道帶殺手」的罪行甚囂塵上,托奇的名聲逐漸黯然失色,阿姆斯壯辦案的挫折感也加重,而艾利則因過於沈溺此案而離職。然而,「黃道帶殺手」卻突然消聲匿跡,一直沒有落網。不過,他造成的轟動導致模仿其犯罪模式的案件從此在全美此起彼落。這時葛瑞史密斯終於嶄露頭角,眾人的命運也隨之改變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上



Zodiac Killer
黃道帶殺手,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美國殺手,而這篇電影就是取材自這個真實故事改編的一部電影。
電影中的警探(Mark Ruffalo.
飾),瘋狂的專欄作家(Robert Downey Jr.飾),都是考據當時的人物所衍伸出來的角色。
就算到了今日,真正的兇手並沒有被找到,所以此連環謀殺案也尚未結案,證據和事實都是公開的,有許多業餘的人對這些此東西都很有興趣。 __當時的報紙上刊登的密碼
殺手畫像
File:Zodiac Killer - first letter.jpg
當時的信件
zodiac killer
電影中的信件.

對今日的資訊發達,想查查黃道戴殺手寫的信,和密碼都是輕而易舉的。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Zodiac_Killer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黃道十二宮殺手

維基百科上有很詳細的資料整理,連時間軸和發生事件地點時間人物都整理得一清二楚。
附上中文版的連結方便讀者閱讀。


其中一點我想強調的也是電影中著重鋪陳的就是,這是一件發生時間很長的事件(當然次數也多),當作者在描述一個長時間的事件時,故事的節奏感就相對非常重要了。
不能讓觀眾覺得冗長,來描述一個冗長的故事並不是非常簡單的。

有沒有看過對話很多又失去劇情主線的電影? 或者是支線太多而分散注意力的電影呢?
在觀眾是大眾群的情況之下,掌控主線劇情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。
因為大部分的觀眾並不喜歡(不是不會)花很多時間思考一部電影的本質,這也間接的證明各種娛樂片,和恐怖片可以非常賣座。

而Zodiac這部片在時間軸就掌控的非常好,你可以確切知道發生時間點為何,想要強調的事情在電影裡的秒數就會相對增加,這樣的強調手法在一系列的事件當中就會顯得特別突出,例如警探和記者再咖發廳裡推理,而記者在嫌疑犯家中那種緊張快速的結構。
就是因為將鏡頭特寫在想強調,重要的事情上面,此時電影的節奏感就出來了。

當然還是會有人會評論說沒有結局的電影並不討喜,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現實中的Zodiac Killer的事件也沒有結局不是嗎?

下次欣賞電影時,不妨從一個故事的時間長短來欣賞。